《牡丹灯记》读后感
Published:
《中国古典小说导读》课程作业二
一篇《牡丹灯记》,令人唏嘘不已。这一场悲剧或者说是闹剧,究竟是谁错了呢?是一时色起的乔生吗?还是长眠地下却不安稳的丽卿?还是丽卿一去不返的家人?还是充作工具的金莲?是热心多事的邻居?或是帮人不到底的魏法师?还是手段过于残忍的铁冠道人?
一周来总是在回想这篇故事,却百思不得解。
若说是那乔生不对,可人总有七情六欲,若说是错,大概是他将断不断,既无法索性与丽卿来一段人鬼恋,又无法割舍丽卿的美貌,醉酒后忘记魏法师的警诫进入湖心亭。
而丽卿呢?不过是个英年早逝的小姑娘,心心念念向往所未尝试过的爱情,如果是聊斋中那些索人性命的女鬼,又怎会在近不了乔生的身后,仍在亭中苦苦等候不去寻找下一个目标呢。
从丽卿的家人方面来讲,似是放弃自己的骨肉,扔在他乡十余年。可那家人走后经历了哪些事情,作者并未表述,许是有些身不由己的缘由无法前来呢,何况在古代的封建社会,女子的地位本就不高,强求其家人远道前往收尸,未免不是一件大概率事件。
纸人金莲,就更无从说起其责任了,不过一介纸偶,被人做成人形,又多日与丽卿相处才有了些思想罢了。不过主人吩咐什么就做什么,并无什么罪责。 邻居提醒乔生与鬼纠缠,是好心,乔生失踪带人寻找,又将两人合葬,更是好心。他当时自然也无从预料两人入土后会作恶为害一方。而他的所作所为均是为他人好,并无不妥。
而魏法师呢,更是尽心尽力帮过乔生了,告诉了他解决方法,也警示了不要进入湖心亭,乔生最后进入湖心亭,是他自己醉酒误事,魏法师总不能一天到晚跟着乔生提醒他不要进入湖心亭吧?而且从文中可以看出魏法师与铁冠道人是认识的,他自然知道自己透露了铁冠道人的行踪会有怎样的后果,可他为了乡中安宁还是告诉了乡亲们,自己最终变成了哑巴,可看出其古道热肠的一面。
铁冠道人所做更是合情合理了,乔生丽卿金莲为害一方,扰乱安宁自然要受到惩罚,而魏法师使其行踪暴露,铁冠道人让其失声,虽的确有些许残忍,但也并非毫无理由。
总结下来,说不出个谁是谁非,辨不出个黑白分明,只能感叹“问世间情为何物,直教人生死相许”.